疫情之下,艺术如何作为?

庚子鼠年伊始,令人措手不及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迅速扩散。全国上下齐心协力集体防控,各文艺团体也纷纷呼吁艺术家们展开抗击疫情的现实主义创作,为全国人民提供精神食粮,共同渡过难关。


然而一波波抗疫艺术作品似乎不太尽如人意,甚至在出炉后遭到了网友们的吐槽。在当前的形势下,艺术应该如何作为?

大家的质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部分作品对新闻照片复制、挪用严重,缺乏真诚和原创性;二是此类作品究竟能否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和反思。

在疫情带来的困难面前,大家的健康、生活和工作虽然都受到了影响,但始终心系抗疫一线,艺术家状物抒情也在所难免。

在笔者看来,虽然作品水平参差不齐,但是不需要用舆论去限制艺术家表达的权利。虽然优秀的艺术作品也不能直接治愈病情、击退瘟疫,但它们反映出了艺术家们对不顾生命安危、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的支持,这种态度可以抚慰和缓解前线抗疫人员以及疫区人民的压力和紧张情绪。毕竟,灾难可以掠走人的生命,但不可以掠走人对生命的渴望。

艺术家的创作路径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围绕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的探索和突破,一种是以人文关怀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创作。

陈中秋 《守望黎明,情系武汉 》

50cm×50cm 中国画

回望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战火硝烟,学术的激烈争辩暂时停歇,大部分画家的意见暂时达成一致,致力于充分发挥文艺对现实精神的鼓励作用,画笔和刻刀迅速上升成为对抗敌人的有力“武器”。因此,不同的创作路径与其说是画家的选择,不如说是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选择。

周秀琴 《疫区的2020》

35cm×65cm 中国画

不管什么年代、什么创作形式,人性的表达和对生命的关爱将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这也是艺术最可贵的品质之一。随着现当代艺术的普及和发展,中国观众对艺术已不再陌生,审美能力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限于识图和读图。

张佩峰 《阳光总在风雨后》

69cm×90cm 中国画

特殊时期,在有限的隔离空间里进行创作是有难度的,也是极具挑战性的。但是面对严峻的疫情态势,还是要尝试各种多元的艺术表达方式。只有在较大的创作空间下,才可以创作出有深度、有温度的精品力作。比如艺术家在参考照片时,可以改变构图、色彩冷暖或光线的方向、位置,进行自我的二次经验,实施重构和再创作。

李瑛 《自我隔离,静待花开》

39cm×24cm 中国画

对于广大公众来说,在关心、关爱一线医护工作者的基础上,同样需要对艺术家的理解和包容。由于疫情严峻和居家隔离带来的创作上的限制,又因为打磨精品的确需要时间,所以对艺术家的创作输出不应该一味打击。

“笔墨当随时代”,艺术可以孤芳自赏,但不可以不关注现实。艺术家应该关注现实、关注当下,在创作时既要体现艺术本体的当代性,也要体现思想的当下性。灾难孕育艺术,也孕育新的希望,而希望寄托于精神力量的存在和永恒。艺术如果能够真的活在当下,势必会大有作为。



网站地图 | 鲁ICP备17015347号